在vue-router控制前端權限是常見需求:
我們希望還有更簡單的方式。這個時候梳理一下需求,我們的主要目標是:
第一、第二個目標是容易實現的,把權限列表傳入對應組件,通過v-if判斷即可,需要解決的是越權頁面的攔截問題。在上面常見的做法中,為了實現攔截,單獨寫了一個登錄頁面,登錄之后再根據權限加載路由,這樣,沒有權限的路由根本不會加載,于是被導向404頁面。
那么,現在的問題是,怎么樣會有更簡單的方式?
顯然,如果我們不想單獨寫login頁面,那么router在登錄前就完成加載了。如果無法通過router自動將越權頁面導向404頁面,我們能做的,只能手動引導了。思路清楚了,實現起來就毫無壓力:
根據vue組件的生命周期,我們可以在mounted鉤子上進行權限判斷,如果通過props傳入的用戶權限列表沒有對應權限,就跳轉頁面到404:
mounted () { if (!this.check_user_privilege (current_page)) { this.$Message.error('權限不足'); this.$router.push('404'); } }
當然,事實上vue-router也提供了頁面跳轉時的鉤子方法,全局的有beforeEach、afterEach等,我們希望直接在組件內使用,則可以使用beforeRouteEnter方法,在進入頁面時進行判斷,比如:
beforeRouteEnter (to, from, next) { next(vm => { if (!vm.check_user_privilege (current_page)) { vm.$Message.error('權限不足'); vm.$router.push('404'); } }) },
具體可以參考[文檔]。
當然,就這個例子來說,用vue-router提供的鉤子還不如直接在mounted寫判斷條件,因為beforeRouteEnter方法中的next需要調用組件參數,是在mounted執行之后才執行的,而我們又經常需要在mounted鉤子加載頁面數據,為了避免浪費,先進行判斷是比較好的。
和常用方法相比,簡單方法是有額外開銷的,主要在于需要完全加載路由,同時在加載頁面后進行了一次判斷。不過從寫代碼的角度來說,似乎邏輯上更節約,因為不用另外寫一個集中進行權限控制的文件了,至于每個頁面的權限判斷,那是本來在菜單欄就要做的事情,延伸到不同頁面也不算什么負擔。
會不會有什么副作用呢?暫時來看似乎是沒有的,如果在mounted最開始就進行頁面權限判斷,也不會有加載越權數據的問題,況且數據權限是后端需要單獨判斷的,不應該讓前端去擔心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