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B圖標來自羅馬神話。
在世界大戰時期,當時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們需要用二進制來標記獨立的電源按鈕、開關和旋轉切換開關。那時用二進制中的“1”代表“開啟”,用“0”代表“關閉”。
1973年,國際電氣工程委員會模糊地設定了一個在兩者之間的內循環,并將之命名為“備用電源狀態”。
1994年,康柏、IBM、英特爾、微軟和DEC等幾家公司計劃開發一種通用的數據交換接口,以取代當時各種電腦上互不兼容的各種數據接口。1995年,英特爾工程師AjayBhatt開發出第一個通用串行總線(USB)接口。1996年,作為行業標準的《USB1.0細則》正式發布。
根據《USB1點0細則》,USB圖標設計靈感是來自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(Neptune)(也是海王星的名字)的武器“三叉戟”,一支強有力的三齒漁叉。不過,為了避免漁叉形狀的設計暗示人們拿著自己的USB存儲設備到處亂插(叉)。設計師對三叉戟的三根尖齒進行了修改,將左右兩根的三角形分別改成了圓形和正方形。這三個不同的形狀意味著,各種不同的外部設備都可以使用USB這一標準進行連接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