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唐朝那么多州,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!
因為唐朝實行的是州縣兩級制度。而漢朝實行州郡縣3級制度。后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,由于有太多的割據勢力,也就是小國太多,每個國家都設置了很多州,漸漸的州就多起來了,但是一個州的轄地卻只相當于漢時的一個郡,縣還是和以前一樣,一個州才幾個縣,郡當然就被架空了,成了空殼子機構。到了隋唐時期,為了精簡機構,減少冗官,使中央更好的管理地方,就廢除了郡,設置了州縣兩級制度。
拓展一下:關于唐朝
唐朝(前2168----前2095;前2067----前2064年,又稱“古唐朝”、“陶唐王朝”)是上古時代唐堯建立的王朝,其前身為古唐國(前2173----前2168年,乃堯稱帝前的封地);傳說中虞舜之前的朝代,也是后來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最早雛形(古代中國在伏羲時代形成了最初的部落聯盟,在顓頊時代奠定最早的行政規劃;而在帝堯時期建立了最早的國家機構)。早期定都在北唐(今山西太原),后遷都于平陽(今山西臨汾)。
堯執政初期,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,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,非常松散,不利于國家的統一管理,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后,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,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,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,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,史稱唐朝。
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,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