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,實在是太忙了;由于12號省領導要來檢查,于是項目組為了趕進度,真的是忙的一團糟。每天晚上9點30下班,中午不休息。擠出點時間學學習變成了一種奢侈。
這幾天,實在是太忙了;由于12號省領導要來檢查,于是項目組為了趕進度,真的是忙的一團糟。每天晚上9點30下班,中午不休息。擠出點時間學學習變成了一種奢侈。這幾天,我對oracle的架構有了一點點的心得,就寫點東西出來。
oracle的優秀性最早體現在跨平臺的支持性。這是oracle早期能夠催營拔寨的關鍵。談談跨平臺,香港虛擬主機,oracle只是一個運行在操作系統上的軟件,那么oracle是怎么做到兼容如此之多的操作系統平臺的呢?oracle開發的架構很值得研究,這個就是內模式,模式,外模式的架構。這個架構可以保證數據庫對操作系統提供驅動接口,對用戶透明,保證了oracle的核心架構是統一的。在后期,甲骨文廠商收購了java,java也是一種兼容性非常好的語言。oracle收購java,更保證了其后續產品的兼容性和穩定性。使得其核心工程師可以只專注于內模式的開發,從而從繁瑣的其他邊緣問題中解脫出來,達到了統籌資源,協調發展。
oracle的存儲,體現在對邏輯,物理結構的分開上。oracle存儲物理結構上有各種文件,如數據文件,日志文件,這些只是借用操作系統對硬盤區域進行管理的方式。當然核心還是在邏輯結構上,即在內部oracle是如何存儲數據的,如何保證數據在遭到破壞時能有效地恢復的。這里,oracle的邏輯結構包括目錄(directory),表空間(tablespace),數據段(segment),區間(extend),數據塊(block),網站空間,這些邏輯結構保證了數據的有效存儲,從而節省存儲資源。
oracle的性能,體現在對計算機硬件平臺的使用上。這里,就得說oracle的設計實在是太棒了,共享一個監聽服務,每個數據庫一個實例,保證了各個實例之間的性能分配。對內存的分配使用了SGA,PGA的架構,這樣就保證了能大大降低了磁盤IO,降低對計算機總線的占用。在內部實現一些復雜的算法進而監視硬件平臺和操作系統的情況,進行對操作系統平臺的管理。oracle做到這一些,幾乎是虛擬出了另一個操作系統出來,在這個操作系統上,oracle將數據處理做的淋漓盡致。的確,一般的操作系統會在意對進程調度,內存管理,美國服務器,磁盤管理,總線管理,硬件驅動。。而oracle只需要管理數據。也就是說,在oracle會根據最合適的保存,保護,利用數據的方法使用一系列的方式對數據進行管理。
oracle還要更多優秀神奇的能量,隨著我日益研究的深入,相信對oracle駕輕就熟就在不遠的未來。加油。
本文出自 “堅持奮進著” 博客,請務必保留此出處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