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流傳著“正月剃頭死舅舅”的這個說法,那關于這個說法大家又了解多少呢,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該習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頒布剃發令的前后。正月剪頭死舅舅是屬于誤傳。清滅明后,朝廷便頒布命令,要求所有男性在正月里剃發,改成清朝的發型。而出于對舊朝的思念,很多百姓不愿遵照新朝法令,執意不肯剃發,以示“思舊”。這一做法原本只是少數人的行為,后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,“思舊”也被誤傳成了“死舅”,于是便有了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說法。
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說法主要起源于明末清初,當年剃發易服時,將漢人的頭發從前部到腦頂都給剃去,再將四周的頭發都給剃光,然后留一個小辮子剛好能穿過銅錢的眼,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錢鼠尾,推行的媒介便是剃頭匠,清政府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,每人發給一個掛有圣旨的吊投旗桿。
古代的人們一直認為“頭發”是父母給的,正所謂“身體發膚受之父母”。所以自己是沒有權利隨意地去“處置”自己的頭發,正因如此,人們的頭發也被認為跟自己的生命是在一樣重要的地位,所以古代人常束發為髻。古代的人們不理發,也有一層緬懷已逝老祖宗們的寓意。
從一定意義上講,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一種“人倫文化”,注重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這樣的文化背景促使原本的“誤會”竟形成了強大的力量。隨著社會發展,人們對“節俗”的傳承應有所選擇,現代人應該與時俱進地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,過春節由“重儀式”向“重文化”轉變,不要因為一場“誤會”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。
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,希望能幫到大家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