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我們都用過,它在學習上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,一部小小的字典凝聚著很多智慧,它是從何發展到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樣子?中國第一部字典是什么呢?
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中文字典,《說文解字》,簡稱《說文》。漢朝許慎編著。原作寫于100年到121年,現已失落。傳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,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釋本。原文以小篆書寫,逐字解釋字體來源。許慎寫完之后,獻給漢安帝。全書共分540部首,收字9353個,另有“重文”即異體字1163個,共10516字。
《說文解字》的書名許慎這樣解釋:
倉頡之初作書也,蓋依類象形,故謂之文。其后形聲相益,即謂之字。文者,物象之本;字者,言孳乳而寖多也。
《說文解字》共15-{卷}-,其中包括序目1-{卷}-。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--六書。
《說文解字》的體例是先列出小篆,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,則在后面列出。然后解釋這個字的本義,再結實字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系。《說文解字》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的。
《說文解字》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,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這個方式。清朝的段玉裁稱這部書“此前古未有之書,許君之所獨創”。
歷代對于《說文解字》都有許多學者研究。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。尤以段玉裁的《說文解字注》;朱駿聲的《說文通訓定聲》;桂馥的《說文解字義證》;王筠的《說文句讀》更具價值,此四人也被稱為說文四大家。
縱使第一部字典距今已相差很多年,但是其內容仍然對我們現世的漢字研究具有借鑒意義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