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的開國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極。
清太宗愛新覺羅·皇太極(1592年11月28日-1643年9月21日),又譯黃臺吉。清太祖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第八子,清初杰出的軍事家、政治家,后金大汗、蒙古大汗、清朝開國皇帝。皇太極自少年起常隨父兄狩獵和征戰,騎射嫻熟。天命十一年(1626年)努爾哈赤去世后,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,改次年為天聰元年。皇太極即位之后進行大刀闊斧的封建化改革,加強中央集權;在戰略上定先征服朝鮮和漠南蒙古,以解除攻明后顧之憂的戰略方針。對明則采納漢族降官建議,確立講和與自固之策,重用漢將,削弱明朝實力,志在入關奪取全國政權。
崇德元年(1636年),在盛京(今沈陽)稱帝,建國號大清,并且迫使李氏朝鮮臣服于清朝。在崇德七年(1642年)的松錦大戰中生俘洪承疇,自此明朝關外精銳喪失殆盡,寧錦防線徹底崩潰,清軍入關已成必然之勢。崇德八年(1643年),皇太極猝死于清軍入關前夕,未能實現奪取全國政權的夙愿。皇太極前后在位17年。他在位期間,實行滿漢一體,保護漢人,減輕農民負擔,發展生產,增強兵力,不斷對明朝作戰,為下階段清王朝迅速擴展入主中原,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廟號太宗,謚號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,葬于沈陽昭陵,死后其第九子福臨即位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