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【噤若寒蟬】,這個成語原意是指像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,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。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。
噤若寒蟬出自宋·張守《題鎖樹諫圖后》:“嘗怪士處明時;事賢主;履高位;噤如寒蟬;或至導諛以誤國。”這就是成語“噤若寒蟬”的由來。
【噤若寒蟬】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,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。
【噤若寒蟬】的近義詞有【緘口結舌、守口如瓶】等,其中【緘口結舌】意思是閉口不說話。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。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。而【守口如瓶】意思是閉口不談,像瓶口塞緊了一般;形容說話謹慎,嚴守秘密。噤若寒蟬的反義詞有口若懸河、侃侃而談等。
那我們怎么用噤若寒蟬這個成語來造句呢?母親只用眼角一瞄,我們馬上閉緊嘴巴,噤若寒蟬。
如果用【噤若寒蟬】來成語接龍,則可以接:蟬腹龜腸、蟬不知雪、 蟬喘雷干、蟬聯(lián)往復、蟬聯(lián)蠶緒等。
好了,本期視頻就到這里,以上就是成語噤若寒蟬的全部介紹,你學會了嗎?
聲明:本網(wǎng)頁內(nèi)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