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公元前336年,秦惠文王開始鑄造法定貨幣,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(即十二株),所以叫半兩錢。
-
秦統一全國后統一貨幣叫秦半兩。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后,廢止了戰國后期六國舊錢,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,之后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。
-
秦統一的貨幣叫秦半兩。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(前336年)起算,到秦滅亡(前206年),秦半兩錢(含戰國)的生產共延續了130年。
-
秦始皇統一全國后統一了各國的貨幣稱呼為半兩,也叫秦半兩,是外圓內方的形態,而且日本、朝鮮也使用了這種形態。
-
貨幣是購買貨物、保存財富的媒介,是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,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。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。
-
三公九卿指什么,三公九卿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高級官職,三公是指丞相、御史大夫和太尉。三公下面設置九卿。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、郎中令、衛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、宗正、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。漢朝改奉常為太常,郎中令為興祿勛,典客為大鴻臚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。周代已有此詞,從漢武帝時起,因受經學影響,丞相、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。九卿是指古時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