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段女子赤腳踏入貴州道真縣奧陶紀晶花池拍照的視頻,在網絡上引發了關于生態保護的激烈討論。事件追溯至 4 月 27 日消息披露,而實際事發時間為 4 月 7 日,涉事地點位于道真縣大磏鎮一處因水利工程意外發現的遠古洞穴,其地層形成于距今 4.8 億年的奧陶紀時期,純凈的水質與獨特的地質結構,更被專家譽為 “洞穴沉積物基因庫”。
事件當事人陳女士回應稱,其所屬團隊為道真縣招商引資考察對象,此次入洞是為項目開發前期調研,她本人已是第四次進入該區域。陳女士解釋,團隊從黑暗通道口進入洞穴時,便已全員脫鞋,但仍難避免對脆弱的洞穴生態造成影響。“洞穴環境非常敏感,我們在探索過程中,即使小心翼翼,也不可避免會產生破壞。”
道真縣文旅局工作人員證實,陳女士一行確實是經官方同意進入的招商對象。“他們是道真縣長期對接的招商團隊,此次入洞考察是為后續旅游開發做準備,因此獲得了準入許可。” 然而,這種 “特殊通行” 卻引發了專業人士的擔憂。
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委會秘書長張遠海指出,人體分泌的油脂、指甲油等物質,會嚴重破壞洞穴沉積物歷經萬年形成的化學平衡,一旦平衡被打破,這些珍貴的地質景觀將永久失去繼續生長演化的可能。“專業考察時,不踩踏洞穴水體是最基本的保護原則。”
目前,道真縣自然資源局與文旅局已采取緊急措施,對涉事洞穴進行徹底封閉保護。文旅局工作人員也公開表示,希望社會各界專家、學者能為該洞穴的長期保護建言獻策,“我們非常重視這次事件,也意識到在開發與保護的平衡上還有許多功課要做。” 此次事件不僅為地方旅游開發敲響警鐘,也再次引發公眾對遠古地質遺跡保護的深刻思考。
聲明: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,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TEL:177 7030 7066 E-MAIL:11247931@qq.com